大主题与小主题
●探索型主题活动的主题是如何拓展到下一级小主题的?
●大主题与下一级小主题的关系是怎样的?
实录一
一天,一位小朋友带来了地球仪,几位小朋友边转动它边七嘴八舌地议论:
·人为什么不会从地球上掉下来?
·为什么中国是白天,美国是黑夜呢?
·为什么一年会有春夏秋冬呢?
·为什么我们在操场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呢?
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了解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地球——我们的家”的主题就这样诞生了。但这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似乎很广泛,应从哪里入手呢?孩子们应该怎样来认识“地球”呢?考虑到孩子们最能直接接触到“地球”的是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决定让孩子们从小主题l——“对地球的感觉”开始探索活动。孩子们开始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探索:“大树——地球的头发”“房子——地球的化妆品”……
实录二
过了几天,波波带来了一本介绍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书,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看。不久,他们就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对生物链的粗浅了解:草需要阳光、雨水、肥料才能生长:雨水是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加温蒸发,升到空中变成白云,遇到冷气变成水滴再落回到地面;老鹰是田鼠的天敌,田鼠是庄稼的天敌。猎人是老鹰的天敌……看到孩子们的兴致盎然.我鼓励这部分孩子开始了对小主题2——“地球上的生物”的探索。
实录三
自由游戏时,只见田田、成成、家麒和波波到放手工纸的橱里,一会儿拿一张纸,一会儿又拿一张纸。我想去瞧个究竟,刚走近他们就听见“打捞王伟”几个字。我一愣,“他们说的王伟是不是最近新闻中的那位飞行员?”我马上追问:“王伟是谁?”“是我们的飞行员,他被美国飞机撞落了,现在已经1l天了。”孩子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做游戏,一边回答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组织孩子们展开了对地球上的灾难的讨论。“地震是灾难。”“洪水是灾难。”“火灾是灾难。”“太阳黑子也是灾难。”于是又有了小主题3——“地球上的灾难”。孩子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公布栏里“地球上的灾难”的资料一天比一天多,龙卷风、闪电、干旱……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孩子们最后认识到“灾难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
实录四
穿着裙子,戴着口罩的凯凯引起孩子们的好奇,“这么热的天你还戴口罩?你不难过吗?”“我妈妈说我是过敏体质,助动车的烟是废气,我闻了会不舒服。”“我爸爸开的就是助动车,他也说马路污染很严重。”污染问题顿时激起了小朋友的探索兴趣。“空气中的黑名单”“哭泣的海洋动物”“戴口罩上班的人”……孩子们把这些称为“地球上的麻烦”。于是又有了小主题4——“保护地球”。
思考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无论是教师预设的还是幼儿生成的主题都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主题,我们暂且称其为大主题。大主题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实录一中幼儿围绕着地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教师必须选择一个切入点来开展活动,这样,就势必产生下一级的主题,我们暂且称之为小主题。
大主题与小主题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教师常常会用网状图或树形图来表示大主题和小主题的关系。所谓的大主题就是网状图的中心或是树形图的根,而小主题就是围绕着中心展开的星星点点或由根生发的枝枝叶叶。由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十分明了了:大主题包含了小主题,小主题里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在主题活动展开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生成或自己的预设形成一个个小主题来完成对大主题的探索。
小主题的确定可以是教师预设的,如在实录一中,教师考虑到幼儿提问中涉及到的地球转动与地心引力的问题对幼儿目前的经验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便没有就幼儿提出的问题开展活动,而是让幼儿从对地球的感性认识人手,让他们去寻找身边有关地球的信息,由此逐步深入探索。当然,小主题的确定也可以是幼儿生成的,还可以是师生互动产生的,如在实录二、三、四中,这些小主题均来自幼儿的自由游戏,来自幼儿的日常生活事件,但这些主题活动都是围绕着大主题“地球——我们的家”展开的。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当幼儿生成的问题或主题偏离了正在进行的大主题,但教师觉得它十分有价值时,能否再展开一个新的主题活动?
●新生成的主题是否能与原来的主题活动并列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