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日记之对话家长: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学?
“我们得把小学生作为‘社会人’来培养,让他们尽快形成健全的人格,让他们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杭师大附小有一些教育思想,就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尊重差异,让每位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这种追求,一定会让你觉得非常美好。
但是,它同样会对学校形成压力。当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或者实验时,如何与家长进行协调?如何引导家长与学校达成一致的教育思想?
昨天,记者偶然看到杭师大附小邱向理校长的“校长博客”,有一篇日记正是诠释家校沟通的最好案例。
校长日记:
我正在电话访问,一位家长,是钱江校区家委会的成员,她告诉我:“家长们互相在议论,孩子的数学作业一下子少了那么多,他们回家高兴得要命,可是家长们可担心了。”家长甚至觉得,我是不是太忙了,没有时间顾孩子了。
“作业那么少,能学得好吗!”有家长这样直接问道。
钱江校区是杭师大附小的新校区,占地很大,刚建成时只有一年级新生,这个学期一到六年级全部到位。
作为杭师大附小的教学研究基地,这里有时候会进行教学格局的变动,就像家委会成员说的这个事,我知道那个班刚刚更换了教师,新来教师的工作方法与前任教师不一样,这是非常正常的,这段时间家长对新来教师的所有行为处在了解的过程中。
面对我这样资历的教师,家长心中都会有一种信任感存在的,但如果是一位没有什么资历的教师去接新班,家长对她的信任度的确会降低一些,容易造成误会。这时新教师主动、及时与家长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觉得,作为校长应该和家长及时对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