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经验 重新认识幼小衔接
开学后的第一学期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是相当关键的!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心理准备上打好基础,能受益久远!对此,记者实录一年级新生及其家长或“可爱”或“焦虑”的表现,并请经验丰富的老师点评,希望能帮助大家重新认识幼小衔接。
1.孩子上小学以来,家长的感觉怎么样?
记者对20位一年级家长,做了个小调查。题目是:孩子上小学以来,你感觉怎么样?
调查结果是:选择“从不担心”的家长2人,选择“还行(有点焦虑)”的家长7人,选择“担心(多方面焦虑)”的家长5人,选择“累、比孩子还紧张、生活全乱了”的家长6人。
“幼儿园孩子很自由,也很快乐,但上了小学,要学会的规则太多:学会遵守纪律,学会认真听讲,学会跟同学合作。不能迟到早退,不能男女同厕,不能带玩具到学校……”受访的一位爸爸坦言,想让好动的女儿尽快适应,怎能不发愁?
“前段时间,老师还打来电话,说女儿上课时不时跟同学交头接耳。”这位爸爸说,孩子上学才2个多月,就感觉一个字——“累”。
“我有几个朋友,孩子都差不多大,大家聚在一起时经常聊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一起讨论。经常是一群人一起喊累。”
2.幼小衔接,孩子适不适应,家长关注焦点各有差异。
张妈妈说,我家儿子上学前没系统认过字,但认字量也有七百多。他对学珠心算有兴趣,我就给他报了,学得还不错。现在上小学了,我对他的学习不担心。但我儿子个子小,又内向,我就怕他被其他同学欺负。
王先生的担忧则与张女士完全不同。“女儿学习很‘挑食’。”王先生说,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阅读,女儿学得很快,但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拼音,她却一点听不进去。“别的小孩老早就学会了,我女儿是念了就忘。”
家长的焦虑虽各有侧重,但在老师们看来,这些焦虑大多还是与家长急于看到“成果”有关。比如拼音掌握得好不好,识字量有没有“达标”,生字会不会写……
“认识了多少字、发音是不是准,这些都是一个结果。”一年级班主任楼叶菲老师说,相较结果,我们应该更看重过程,那就是孩子主动去学习的过程。平时看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能马上去查字典,看到路牌上不认识的字,能去问一下大人,这种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精神才是最宝贵的。
“按照以往的经验,孩子因为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他们就会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而小学一年级,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关键。”
有调查显示,习惯的养成最短需要21天。“请家长在孩子一年级阶段坚持住,耐心陪伴与等待,尤其在入学头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