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婴幼儿依恋需要的保育环境的创设

  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主要是母亲)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起始于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根据观察,母亲和乳儿之间,他们彼此不用言语;却能很好地协调起来,当小乳儿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似乎总是恰好准备要去看她的小宝宝,而当母亲去看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似乎总是正在等待着妈妈的到来,因此,心理学认为,依恋行为是有着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的,它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2~12个月的儿童,随着与母亲之外家人及周围人的接触,开始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亲近,主要表现为:亲近的人在他身边时,儿童情绪安静、坦然、踏实,因此这时儿童把家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12~24个月的儿童,随着运动能力、认识能力的发展,促使儿童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但是在探索的同时,他表现出时刻需要“安全基地”的保护,一旦离开这一保护时,他就会表现出反抗、紧张、恐惧,表现出对亲人的依恋。而这一时期入托的儿童,因为离开了对照看者的依恋,分离焦虑和悲伤反应情绪突出,这时教师就应及时补充儿童依恋的缺失,让他们寻找到新的依恋关系,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和满足。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证实:心理健康最基本的东西是,婴幼儿应当有一个与母亲(或一个代理母亲)之间的温暖、亲密、联系不断的关系。如果造成这种关系的中断,其心理健康会受到极大伤害。由此可见:三岁以下婴幼儿入托后,及时创设满足其依恋需要的保育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愿意、善于观察儿童,对儿童的依恋行为给予适度的回应

  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无需学习,可以被环境中合适的刺激所激起。任何年龄的个体都具有一种发展依恋关系的生物学倾向,这与依恋所固有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根据习性学家解释,依恋是人类的印章,是个体生存能力的特殊反应。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在使儿童和成人保持一个可接受的距离中,保护幼小的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在儿童入托后,环境的变化、原有依恋关系的缺失,造成了儿童极度不安全的心理反应,开始本能地寻找新的依恋对象,寻找心理的“自我平衡”。这时教师就应敏感地发现儿童的行为变化,在他们的啼哭、喊叫、话语和与他们身体的接近、依偎中感受他们的需要,理性做出分析,迅速做出适度回应。在对儿童观察中主要发现有两种依恋行为,即对人和对物的依恋。

  案例1:桐桐l岁8个月,入托后,一天不能离开张老师,只让张老师喂他喝水吃饭,如果张老师离开他的视线,他马上会紧张、哭闹。

  分析:是张老师对桐桐进行的入院前家访,桐桐第一天入院后,对张老师记忆重现,使他对张老师产生了认同心理,从而产生依恋。

  回应:适时进行“角色转换”,张老师应像妈妈般多与桐桐充满感情地接近、接触,利用形体语言如搂一搂、亲一亲、拉拉手等,让孩子在老师身上获得温暖和爱,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案例2:梦梦2岁,入托后,每天要抱着一个“小枕头”,任何时候都不放下,别人也不能碰它。

  分析:“小枕头”是梦梦心爱之物。在家时,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它入睡。入托后,她更加依恋它,“小枕头”倍伴身边,给予她安全感,缓解了她焦虑的情绪。

  回应:发挥“依恋替代物”的作用,满足儿童的要求,暂时让熟悉的“小枕头”给她带来心理上的安全和安慰。

  二、创设温馨的亲情氛围,以多种方式对儿童表达正向的情感

  关于许多依恋研究表明,良好的依恋环境不仅仅是生理需要的供给,更主要是得以依赖的、安全的,能给予抚爱的心理支持,它影响着儿童一生的行为。通过我们进行的亲情策略性研究:通过关注性满足,儿童获得依恋感;通过安全性保护,儿童获得安全感;通过支持性参与,儿童获得信任感。由此可见,对儿童而言,爱是安全的保障、快乐的源泉,是其生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家庭特有的亲情氛围正是传递爱的唯一的渠道。

  1.营造爱的家庭氛围

  儿童在家中的活动是随意的,对于需求的满足是及时、充足的,得到的评价是赞赏的,其核心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和关爱,教师应将儿童在家的感受进行保持和扩展,不仅要在生活上给予孩子爱的呵护,更应时刻捕捉孩子心理需求,及时给予爱的支持,让孩子得到在家一样的感受。

  案例:萱萱1岁6个月,动作发展非常好,入托后哭闹,不和教师接近,但喜欢将小椅子搬来搬去。开始,教师怕椅子碰到他,就限制他的这个行为,可是他哭得更厉害了,慢慢地教师观察他将椅子搬到小朋友面前,使劲拍椅子,于是教师就请小朋友坐他的小椅子,顿时萱萱有了高兴的神情。

  分析:这一年龄儿童动作随意性较大,不能受约束。萱萱用搬椅子宣泄焦虑情感,并试图接近同伴,椅子对他来说是暂时依恋物,他需要借助它和同伴交往。教师没有刻意制止,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得到愉悦。

  2.关注性关怀

  人们常说“妈妈的眼睛是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太阳”。教师应像妈妈一样时刻用眼神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孩子的活动要求,站在儿童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想法,对儿童的行为多予以积极的应答,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由此使儿童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建立依恋关系。

  3.做孩子的玩伴

  玩是儿童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爱玩的。教师应善于和儿童游戏、玩耍,在玩中创设情境与儿童交流,在玩中和儿童建立情感上的交融。例如:发现一岁半左右儿童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教师创设“捉尾巴”的游戏情境,教师戴上一条尾巴,和孩子一起在垫子上爬,引导孩子捉尾巴。师生的共同游戏,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三、提供亲子交往机会,使亲子依恋得以延续和迁移

  亲子交往是儿童与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不仅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对儿童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缺乏早期亲子交往经验的儿童智力和语言能力,均比富有亲子交往经验的儿童差,从而说明亲子依恋对儿童以后的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儿童入托后,教师还应积极提供亲子交往机会,使孩子已建立的依恋得以延续。

  1.角色转换

  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让家长作为教师角色进班和孩子活动。

  案例:龙龙入托一段时间后,情绪仍不好,教师邀请龙龙妈妈来班,孩子们围在龙龙妈妈身边听她唱歌、讲故事,不时露出欢笑,尤其龙龙拉着妈妈手,听得是那么专注,神情开始变得踏实、安静了。

  分析:创设家长与子女间情感的交流空间,不仅能及时给予子女依恋情感的重现,而且还感染了每一位孩子,为所有孩子获得了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的发展。

  2.亲子游戏

  世界上最好的亲子活动莫过于和孩子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亲子间共同体会、交流着幸福。

  游戏:小鸟找窝

  进行:爸爸和妈妈扮做鸟巢,儿童扮作小鸟,小鸟听着音乐模仿鸟飞动作,音乐停止后,小鸟找自己的家(爸爸和妈妈)。

  建议:教师可扮作和家长同样的游戏角色,适时参与游戏。

  儿童在和亲人有趣的“玩”中,原有焦虑情绪得以缓解,活泼、愉快起来。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使儿童与亲人的依恋得以随周围环境迁移。

  总之,我们为婴幼儿创设的环境需要有意或无意地向他们传递着信息。作为教师要看懂孩子、读懂孩子,关注他们这一时期的情感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使三岁前儿童已有的依恋情结,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明确,从而作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0)

相关推荐

  • 环境的创设与发展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 ...

  • 开展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的创设初探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幼儿园 连小娟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二期课改把幼儿的所有活动都纳入了教育的范畴, ...

  • 试析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

    导读:心理环境较之于物质环境的创设更为重要,其任务也更艰巨.平等.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是鼓励幼儿与周围人.事.物相互作用的保证.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物质环境的创设.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 ...

  • 浅析环境的创设对幼儿英语的影响

    幼儿对孩子来说是快乐.轻松的.幼儿园有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小朋友.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孩子的心目中,幼儿园特别漂亮,像魔术世界,有很多他们看不够的东西. 的确是这样,要让孩子们喜欢幼儿园,爱幼儿园,除 ...

  • 浅谈幼儿园多种语言环境的创设

    <严氏家训>中有"潜移暗化,自然似之"的观点,意即环境对教育儿童的影响作用很大.<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学前教育要"创设一种丰富适宜的 ...

  • 浅谈幼儿精神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第八条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原 ...

  • 浅谈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 ...

  • 浅谈幼儿良好活动环境的创设

    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和教育相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