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争议
教育部近日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针对5—6岁儿童,数学能力只要求“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生活能力要求“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很多家长认为《指南》的知识能力标准太低,生活能力标准太高。昨日,记者采访了首府多家幼儿园的老师和在读的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大部分家长都表示,他们虽不赞成拔苗助长,但《指南》中提出的要求过低,与现实状况相距较远。
《指南》很具体地列举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的数学能力,“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指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记者采访的10多位家长中,他们都表示,《指南》要求过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多学点总是没坏处,如果不会认字孩子可以上好小学吗?” 李女士就对《指南》的部分要求提出质疑。李女士的儿子今年10月份就6岁了,在家附近的一家幼儿园上学前班。她说,儿子几乎每天回来都要写作业。“生字每天写两个,每个写一行,有时候还要写拼音。算术现在已经在算3个数的混合加减法了,10以内两个数的加减法在中班就会了。”她说,平时她还会教儿子100以内的加减法。儿子认字也不少,现在看一般的儿童书籍没问题。她说,现在的孩子一上一年级就要求很高,写字、拼音、英语都得会,如果不在幼儿园多学些这些内容,上了一年级就很难跟上别的孩子,这样对孩子树立自信很不利。 “我是比较反对拔苗助长的。”家住天通苑小区的赵雯说,从大班开始,儿子每天都有作业。“算术、生字、拼音,一晚要做好几样。”她说,有一次上学前班的儿子作业做了两个小时还没完,就被她叫停了,“孩子这么小,作业负担就这么重,对身体发育很不好,我宁可让他不写。”但当她听到儿子自己读书,心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又感觉很自豪,“真是矛盾呀。”
对《指南》上的学习要求,首府部分幼儿园也表示,目前教授的内容比要求难出不少。“如果我们按照这种要求交孩子,很快我们就招不到孩子了。”某幼儿园园长韩老师说,该幼儿园上中班的孩子就已经会10以内的加减法了,学前班大多数孩子都已经能通过脑心算算出100以内的加减法。“现在,仍有很大一部分部分家长都以孩子能在幼儿园学到多少知识来衡量幼儿园的好坏。” 韩老师说,今年1月初,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曾明令指出,严禁幼儿园以开办特色班、兴趣班等。幼儿园取消了脑心算等特色班后,一些家长仍带孩子去上外面的培训班。韩老师说,现在小学一年级招生也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一进去就要会写名字、会拼音等等,致使幼儿园不得不教孩子更多的学习知识,以便孩子能顺利的幼小衔接。
为了迎合家长和学校,韩老师甚至不得不去征求从本幼儿园出去上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听取他们的意见,“家长反映,我们数学教的好,但拼音有点弱,今年我们就在拼音教学上多使点劲。”韩老师从事了13年幼儿教育,她说,从2005年开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开始严重起来,尤其是到了2009年,更是到了顶峰。此后,由于80后家长不断增加,教育观念也在逐步改变,情况好了一些,但仍不容乐观。“作为幼儿教育者,我也知道在幼儿园重点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可现实并非如此。” 某幼儿园的杨老师也表示,如果完全按照《指南》的要求来教育孩子,在目前教育环境下的确有些脱离现实,“如果要真正实现,必须从根上改变,对小学教育状况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