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谈大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观,提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的对话,意味着合作性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往。
对话不仅限于言语方面的交流,还包括更广泛意义上的非言语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对话与民主、平等、理解、宽容等联系在一起,对话是以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为前提的。”[1],对话式的教学是一种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克林柏格指出:“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2]
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探索大专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问题,是幼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拟针对传统的中专课堂教学的弊端,对走向对话式大专课堂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一、跨越封闭的课堂时空,走向开放的课堂教学
时空的开放式对话的前提条件,只有开放的课堂时空,才能有师生间广泛的真正对话。
已有的中专课堂教学仅局限于固定课时的小课堂,以教室为唯一的教学场所,师生间的教学和交往就只发生在校内、课内、教学的课堂上。封闭的课堂时空犹如一口“天井”,师生们在这封闭的“天井”课堂内进行着“坐井观天”式的教学,将教学聚焦于书本知识和文本信息,使教学陷入非常狭隘的视野中,严重地阻碍着教与学及师与生之间的真正对话,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在封闭的课堂时空里,大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提供给学生的仅仅是课本教材上的有关“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的几种类型和方法”等文本内容,随着课时的结束,教与学、师与生的交往也就终止,学生获得的惟有书面概念,缺少走出课外、走出校外、放眼幼儿园、深入实践第一线的亲身体验,难以满足大专生主动求知的需求、积极活动的需求和情感体验的需求,使得她们的理论视野狭窄,实践经验空缺,理解运用能力低下,往往眼高手低,会说而不会做,会夸夸其谈而不会动手实践。笔者认为,这是教学的一大失败。
因此要超越课时,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走向开放的课堂教学。超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课时,即不停留于每周两节课,而是以课时为源点,将学科的学习、讨论和实践运用延伸到课外,在课外师生间、学生间以专题研究、观摩点评、个案追踪、幼儿园跟班观察为形式,继续思索探讨儿童语言教育的特点、规律、有效方法和途径,使教学互促相长,师生交往对话超越课时,达到教学的深入对话。超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文本,即不局限于教材文字所表达的信息,而是将文本作为基础,走出教材的束缚,更好地将语言教育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践的教学问题,使大专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有机地结合,让她们既知道怎么教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能够活用教材,活用理论。超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课堂,即要使大自然、大社会、各类幼儿园都成为大课堂、活课堂,实施活教育,让大专生在图书馆、阅览室、科技馆、幼儿园等处广泛地收集儿童语言教育的探讨热点、他人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将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跳出课堂的小“天井”,全方位、多角度地与课程相互作用,展开深入的对话,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二、革新陈旧的课堂内容,走向鲜活的课堂教学
富有新课程教育改革精神,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先进理念的鲜活教学内容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它使对话教学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和时代气息。
陈旧的课堂内容已使教学的对话本质褪色,严重地阻碍着师生间的交往,难以点燃课堂教学的生成禾口创造之光,使师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内容前面,逐渐淡化教与学间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教与学就像例行公事般地机械进行着,教学变得干瘪、陈腐。
当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陈旧,理论单薄,缺少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尤其在语言教育发展趋势,贯彻新课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精神所必须充实、调整和更新的教材内容等方面乃一片空白,课程内容的理念滞后于幼儿园教育改革的现状,使得大专生在学习时,在与课程内容的对话中无法体验教改的新气息和新做法,倍感教学内容的陈旧古板,单调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将学习看作沉重的负担和外在的压力,这些与她们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相矛盾,直接影。向着对话教学的进行。
新课改已给我们带来对话式教学的春意,展示出清新、鲜活的一派教改气象,贯彻《纲要》,革新大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当务之急。为此,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充分反映《纲要》的全貌和精髓,以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中情感态度的培养为首要价值取向;必须凸显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是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必须凸显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让学生深刻理解创设自由宽松、积极互动的语言交流环境,提供图书读物,鼓励儿童交往、交谈的重要性;必须凸显早期阅读、书写的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儿童早期阅读的真正内涵,能够利用自然、生活化的情境、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儿童对书籍、阅读、书写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记、文字符号的兴趣,让儿童学习一些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必须凸显个别教育的指导,重视儿童个别交谈、儿童之间的自由交谈,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给予特别的关注,并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必须凸显各领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逐渐形成整合教育的思想,深刻理解发展儿童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儿童的经验,提供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