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艰苦奋斗,一甲子春华秋实

  《日下旧闻考》引《五城寺院册》曰:“南海淀之东二里许有保福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清时重修。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在这座古老的寺院里,诞生了一所市属公立小学——保福寺小学,暨中关村第一小学的前身。建国初期的保福寺小学只是一所初级小学,学校教师大多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建校初期的办学条件相当艰苦,以保福寺简陋的庙宇为教室,庙宇的门槛很高,个子小的学生甚至要“爬”进教室。学校没有操场,没有自来水,师生用水全靠寺中的一眼井。

  1958年,随着中国科学院不断发展扩大,为更好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科学院出资兴建此校址,保福寺小学迁入,学校更名为“中关村小学”,由此中关村小学变为完全小学。学校教职工在摸索中,形成了“见工作就上,见困难就闯,见荣誉就让,见后进就帮”的工作作风。在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郭沫若、张劲夫等社会知名人士也经常来到师生中间,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力争上游,争取早日成为祖国栋梁。

  1971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中关村小学由创办初期的17个教学班发展到近60个教学班。为了更好地解决“二部制”,满足中国科学院子女入学问题,从学校分出24个教学班,成立中关村第二小学,中关村小学也同时更名为“中关村第一小学”。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关村第一小学的办学规模又进一步扩大。1981年,海淀教委再一次调整学校办学布局,以一墙之隔划分出中关村第三小学。

  1986年,为了进一步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扩大办学规模,学校先后建成了新教学东楼和小南楼。并申请重建教学主楼。在市财政、海淀教委和中科院各院所的支持下,1990年底,中关村第一小学主教学楼重修工程正式启动。在此期间,全体师生搬迁到知春里中学上课。新教学主楼重建工程历时两年,楼高五层,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扩充教室二十余间。在1992年8月30日新学年开始之际落成使用。

  1997年,随着北京经济的稳步增长,学校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办学标准也不断提高,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已无法满足中关村第一小学迅速发展的脚步。学校因地制宜,自筹资金,在教学主楼与东楼之间建起一座三层的过街楼,既打开了一条连接两楼的通道又新开辟了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教室、宇航教室、机器人教室、创新操作间、天文教室等八间专业教室。为培养中关村第一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加突出特长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过街楼的修建,统一了学校的建筑风格,改变了校容校貌,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至此,中关村第一小学的总占地面积达到了14600平方米,共有常规教室58间,专业教室21间。

  1998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上对寄宿制学校的需求日益强烈,学校因此创办了寄宿部。寄宿校址位于空军指挥学院院内,由教学楼和住宿楼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8100平方米,能容纳近1000名学生住宿。寄宿部秉承中关村第一小学风范,坚持“三心换一心”,用老师们的爱心、耐心、细心换取家长的放心。11年间,学校先后接收了众多归国人员子女和北京市高科技人才的子女入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如今的寄宿部已由最初的12个教学班扩大为24个教学班。

  1999年6月,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纪元。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2002年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在弘扬学校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中关村第一小学迅速进入课改理念的解读与探索。为了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逐步转变,2002年至2009年七年间,每一位教师都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带着课改印记的痛苦而幸福的自我“蜕变”。学校的课程改革也逐步走向深入。

  2003年,随着小区配套教育成为人民生活的关注点,海淀区教工委、教委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将天秀小区内的配套小学由中关村一小承办,这是中关村第一小学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天秀校区占地面积19395平方米,可容纳42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就读,800余名学生寄宿。2004年,中关村第一小学创办了北京市海淀区第一所由公办小学开设的国际部,直接从国外招收留学生,开设国际课程,先后有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学生在此就读,中关村第一小学国际部的成立为国内教育走向世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4年,中关村第一小学初步形成了走读和寄宿,本部和分部,国内与国际教育相结合的“一体两翼”的规模办学格局。同年7月,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制定了《实施三三工程打造国际品牌——中关村第一小学2010发展纲要》,确立了学校“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总目标,为学校今后十年的发展勾画出了一幅宏伟蓝图。10月26日,“我与共和国同龄”中关村第一小学55周年校庆庆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标志着中关村第一小学将以更强大的实力、更高远的视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5年,中关村第一小学在多年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自主教育”的实践研究工作,将课堂教学提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学校的课程改革也由此进入以彰显师生个性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层面。此时,中关村第一小学总占地面积42095平方米,拥有283名教职工,市区、学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占全体教师的56.1%,共5300名学生在校就读,成立200多个学生社团,3000人次在国际、国内及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

  2009年,学校在本部校园举办中关村第一小学60周年校庆活动,各级领导、学校校友、老校长等出席了庆典。

  2010年,中关村第一小学接收原北宫门小学,改为中关村第一小学党校部,学校整体规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今天,每一个中关村第一小学师生都在努力成为最好的“我”,憧憬着更美好的明天。

(0)

相关推荐

  • 庆祝六一儿童节暨北海幼儿园成立六十周年庆典

    北京市北海幼儿园与共和国同龄,为了庆祝建园六十周年,北海幼儿园在全体教职工.在园幼儿和家长以及历届校友.关心幼儿园发展的各级领导.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5月23日在梅兰芳大剧院隆 ...

  • 庆祝国庆六十周年,北大附小开展"六个一"活动

    为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学校将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六个一活动".倡导全校同学抓住这次国庆假期的大好机会,积极参加"六个一"活动.此次活动是围绕"了解 ...

  • 中关村第四小学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六十周年主题活动

    10月13日,为了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中关村四小召开了"红领巾与共和国同行--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六十周年"主题活动.本次欢庆活动由多个精彩部分组成. 活动第一项向大 ...

  • 新中国六十年:我家三代的童年

    我的童年似黄连,儿子童年如蔗甜,孙子童年像蜜饯,这是我一家三代人童年生活的写照.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家住在非常贫穷的农村,全家人度日如年,父母日夜为生活操劳,根本无暇顾及我的吃穿玩乐.每天只 ...

  • 建国六十年:80后心中的记忆

    我于1981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的一个小镇,一转眼已经28岁了,我们的祖国也即将迎来六十年的华诞.六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仅是弹指一挥间,在我们的生命中却有不朽的豪情,我们和时代一起走过了非凡的岁月,我们和时 ...

  • 建国六十年:衣食住行看发展

    今年是国庆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咱们国家,还是我们普通百姓的小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能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数我们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了. 衣:生于六十年代的我,在我的 ...

  • 建国六十年:中国时尚巨变

    1978年以前: 曾经看母亲那一辈年轻时的照片,都是一身军装英姿飒爽!很奇怪,明明她们没有过参军的经历,干嘛一身军装打扮!后来才知道,那时候,谁拍照能借到一身军装,那是莫大的荣耀!所以,家中上上下下无 ...

  • 第六十八节 管教女孩父母要树立威信

    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面对自己聪明伶俐的小公主,家长们的心一天比一天软--把自己的女孩公主一般百般呵护着.于是,谈到自己在女儿心目中的威信,很多父母都是一肚子苦水: "女儿一点儿都不怕我,每次 ...

  • 北大附小召开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六十周年大队会

    200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纪念日.60年来,红领巾与祖国同行. 今天一早,学校召开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队会.我们相信,北大少年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伟大祖国的变化,立志继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