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灵之门的幻想朋友

  孩子们小时候,总是有很多希奇古怪的想法。他们常常幻想有一个并不真正存在的朋友,每天陪自己玩耍、聊天,甚至和自己一起吃饭睡觉。他们喜欢这样的朋友,有时侯更甚于喜欢现实世界里的伙伴。大人们理解不了这种幻想,总是忧心忡忡,怕孩子是因为胡思乱想,太过孤单或者太需要帮助才会这样。其实这种担心有些多余。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幻想一个朋友,也许就是打开了一扇心灵之门。

  儿时的幻想五颜六色

  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家玛乔丽·泰勒和华盛顿大学的斯蒂芬妮·卡尔森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孩子和他们的“幻想朋友”的研究。去年底,她们在《发展心理学》上发表论文说,65%的7岁以下孩子曾有过至少一个“幻想朋友”,这种幻想或许对孩子心智的成长大有裨益。

  泰勒说,要理解孩子们“幻想朋友”的心理,首先要明白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样的朋友不过是玩伴。“幻想朋友”只是和孩子们做伴,一同玩耍。

  成年人总是把这些事情想得太严重。泰勒说,孩子们在心理实验室里接受采访时,看见研究人员又提问题又记笔记,还怕他们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有一个孩子还凑过去对采访他的人说:“只是假装的,你知道吧。”

  他们的聪慧超越同龄

  泰勒和卡尔森的研究表明,与“幻想朋友”做伴的孩子往往比他们的同龄人更优秀。他们通常有更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理解他人观点方面也更胜一筹。早先的研究还显示,拥有“幻想朋友”的孩子可能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智商,更富于创造力。在游戏时,他们比别的孩子显得更快乐、更活泼一些。

  “比起那些普通孩子,有‘幻想朋友’的孩子不太害羞,更擅长社交,”泰勒说,“这与人们通常的看法恰恰相反。”

  面对孩子们的“幻想朋友”,父母又能够做些什么呢?泰勒回忆起一个孩子强迫全家人等在饭店里,只为了等到一张足够大的桌子,使她并不真正存在的“朋友”也能和家人坐在一起。另一个女孩因为她的“朋友”病得很重需要照顾,拒绝离开家一步。每当这些时候,孩子们总是特别固执,不可理喻。如果再加上没有耐心的父母,一场冲突在所难免。泰勒的建议是“将计就计”,尝试用幻想解决幻想中的问题。比如对付那个生病的“幻想朋友”,父母可以想像另一个“朋友”,说服孩子让“新朋友”专门照顾他。

  幻想激发创作灵感

  “幻想朋友”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会随着童年时代的结束而就此消失。最近的研究中,泰勒正在采访几名小说作者。

  她发现,小说中的角色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类似于孩子和他们的“幻想朋友”。作家们常说他们所创作的角色似乎有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的语言,自己掌握着故事情节,有时候他们拒绝接受作者的安排。有一些作者在小说之外与自己创作的人物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小说家艾丽斯·沃克说,她写《紫色》时与小说中的人物们“同住”了一年。为了取悦他们,她甚至把家从纽约搬到了北加利福尼亚。她说他们不喜欢高楼和城市的拥挤。

  6岁女孩的“幻想朋友”

  “幻想朋友”的所言所行是聪明孩子为自己的心灵世界开的一扇窗户,别人可以从中窥见他们心中所想。

  四年前,6岁的奎因·帕斯卡尔还是个懵懂的一年级小学生,家在俄勒冈州尤金市。她“创造”了看不见的伙伴“爱尔菲-维尔菲”。爱尔菲-维尔菲是个长着层层叠叠彩色头发的女人,养了“数也数不清”的动物。

  奎因的妈妈凯特说,奎因用爱尔菲-维尔菲来实现许多很现实的愿望。

  在爱尔菲的世界里,奎因可以坐刺激的过山车(现实生活中她还太小坐不了)。爱尔菲有一只橘黄色的猫叫做斯特佩(奎因特别想养宠物)。爱尔菲-维尔菲许诺给奎因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她是独生女)。

  “在奎因眼中,‘爱尔菲-维尔菲’是对我现实生活的映照,”凯特说,“有时候我问奎因她在想什么,她会回答说‘哦,我在想爱尔菲怎么会整天都笑嘻嘻的。’而那天我肯定过得很糟糕,整天都牢骚满腹。”

  了解孩子的“幻想朋友”

  “幻想朋友”不同于真正的朋友,玩输了从不发脾气、使性子,还总是能做孩子们做不到的事,去孩子们去不了的地方。

  孩子们向泰勒描述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幻想朋友”:有拯救世界的大英雄,爱穿花衣服的短吻鳄和整天读书的绿色龙。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幻想朋友”都多才多艺、行为端正。孩子们常会抱怨他们那些看不见的朋友不愿意分享、太吵、太专横霸道或是忙得没时间陪他们玩。有一个孩子说他的“幻想朋友”太讨厌了,所以他管她叫“去你的”。

  “幻想朋友”并不说明孩子的心理有问题。事实上它可能是心理生长发育所必经的阶段。通过与这些幻想“朋友”交谈,孩子们也许能够悟出现实生活的真谛。“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探究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泰勒解释道,“忙碌就是其中之一。吝啬和专横也是他们在谈到与身边朋友们的交往时常常倾诉的烦恼。”

(0)

相关推荐

  • 注意力是打开心灵的唯一门户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 ...

  • 兴趣为幼儿打开智慧之门

    俗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孩子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不够的.孩子的兴趣已否,决定了孩子学习的积极精神.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 ...

  • 打开心灵的钥匙

    众所周知,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思维.动作.性格.行为习惯.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它将影响人的一生:一个人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能使人的一生都有一个积极的.上进的生活态度.然而,目前我们 ...

  • 送孩子一把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

    何谓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强烈的倾向.他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 ...

  • 用爱开启心灵之锁

    (一)问题的发现 新学期开始,我接大二班.第一天带班我就发现班里有个小姑娘在椅子上一动不动的坐了一上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去洗手,她像没听见一样纹丝不动.我走过去轻轻地拉着她去洗手,她使劲的甩掉我的手还大 ...

  • 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

    导读:时代正快速变化,所以我们对待小孩.教育子女甚至待人接物,也应要有所转换,在面对多元化社会下,父母亲被迫的改变,必须要接受孩子的一些行为,再心平气和地了解并抓住孩子的心. 二十一世纪经济长足进步, ...

  • 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5月15日美国举行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颁奖典礼,虽然中国参赛学生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但其中最重要的几项还是被美国队囊括.在这次比赛中,美国学生表现出了高水平,他们的素质 ...

  • 对孩子的关心要注意方法

    导读:所有家长都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然而关心是必须的,选择合适的方法也是必要的. 运用下面理解式的交流原则可以帮助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既能表现出关心,又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1,智慧的起点是聆听.聆 ...

  • 走过童年的小脚丫:杨然记录纯美世界

    导读:从6岁用拼音写"每日一记"开始,6年来,杨然写下20多万字的作文.日记.诗歌.散文.童话以及网络空间日志,其中有4篇在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大赛和华人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