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由
一个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老师,也会理所当然地误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的事,他一定是累了。所以,这个老师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为了让孩子透透气,他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玩。等孩子们在操场溜达一圈或者玩耍一会后,老师才把孩子再带回教室。可此时孩子会比没到操场玩之前更好动,更没有办法专心完成手头的工作。孩子会继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上述情形下,很多老师都认为他们是对的,其实这是盲目、错误的。孩子的表现很明显,玩了一会儿之后,又会开始烦躁起来。老师对此往往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感觉自己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孩子休息或换一个地方玩,可似乎都不管用,孩子不但无法继续做原来的事,还变得更加不安起来。
这类父母和老师看上去很努力地迎合孩子,但实际上他们缺乏对孩子必备的信心,因为他们没有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这些父母和老师虽然尽了全力,而且他们的每一项建议和计划也都非常完善,但他们没意识到,他们总是习惯干预和指导孩子,结果反而阻碍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能从中得到的启迪和智慧。
只有当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所以,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能够把所知道的东西暂时放置一边,谦虚一些,不把对孩子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懂得耐心等待,就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惊人转变。
还要注意,如果孩子重新选的工作比之前的更容易,那他们不安的心情更不可能平静。想要再次完成这项新的活动,就必须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与此同时,外界还不能轻易去打扰他。当孩子完成他的重要活动之后,脸上会表现出和“假累”完全不同的表情。现在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很平静。整个人也似乎有了新的动力,而且充满了朝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