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交流多用规范语言
导读: 家长应尽可能地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与幼儿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幼儿掌握标准语言,而且还能为今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家家乐》报道,有些家长与幼儿进行交谈时,总担心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孩子听不懂,而将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改变成重叠词或拟声词,如将吃饭说成“吃饭饭”,将电灯说成“亮亮”,将汽车说成“嘀嘀”等。这些词经家长改头换面以后,从表面上看,好像比较符合幼儿的发音和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但实际上不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有人认为,成人“奶味语言”使用的频率越高,幼儿掌握规范语言的速度越慢。因为,幼儿掌握人类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学得的,家长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水平,既是最早对幼儿输入的语言信息,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范例。如果家长经常运用“奶味语言”与孩子交谈,久而久之,“奶味语言”将成为幼儿的主要语言形式。一旦需要幼儿用规范语言回答教师的提问,或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语言表达就会发生障碍,处于张口结舌的窘境。
家长应尽可能地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与幼儿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幼儿掌握标准语言,而且还能为今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有时幼儿对一些词确实难以理解和掌握,家长可以将这些词相对应的实物拿给孩子看,或用幼儿最容易理解、规范化的同类词来做注释,经多次强化刺激,幼儿是能掌握的。对某些发音较难、卷舌音之类的词,家长在辅导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张大口形便于幼儿学习模仿。总之,切不要用“奶味语言”取而代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