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村里娃的"上学路":农村寄宿制学校
中午12点,午饭铃声一响,教学楼前的土操场沸腾起来。操场上,支起了二十几张桌子,没有凳子。七八百个孩子在太阳底下捧着饭盒,站着、走动着、自顾自地吃饭。操场显得异常拥挤局促。
这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的那绍村完全小学。因为没有食堂,不得不站在操场上吃饭的学生,成了当地的一道“奇观”。4月3日,在那绍小学采访的记者目睹了这一场面。
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最早提倡举办寄宿制学校起,8年来,随着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深入,撤点并校的展开,寄宿制学校渐成农村义务教育主流,办学条件与寄宿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那绍小学的不能承受之重
陶春明清楚地记得,10年前自己上任时,全校只有285个学生。而现在,全校共有14个班级800多个学生,由于家远路遥,学生住宿率高达96.7%隆林县地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库”的县份,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石山占总面积的35%,土山占65%。
当地人说,常常是两山看似近在咫尺,却要走上1个钟头甚至更长时间的山路。地貌是阻碍娃娃上学的巨大屏障。全县曾经散布着300多个教学点,供学生就近上学。
隆林县教育局档案显示,2001年起,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展开,当年该县撤并了1/3的教学点,减为225所。在之后的8年中,教学点数量以平均每年十几所的速度递减。到2008年,教学点仅剩下80所。
教育局局长黄凯说,这80所教学点,不能动也不敢动。在黄凯眼中,这些教学点偏远简陋,但却好比是“普九”最末端的毛细血管,一旦断血,则可能意味着生源的永久流失。
与教学点裁撤相对应的,是寄宿制村完小以及中心校规模的急遽膨胀。
那绍小学校长陶春明清楚地记得,10年前自己上任时,全校只有285个学生。而现在,全校算上学前班共有14个班级800多个学生,是原来的3倍。由于家远路遥,学生住宿率高达96.7%。这些个数字,压得陶校长喘不过气来。
让他坐卧不安的,不只是在操场上站着吃饭的学生。缺食堂,更缺宿舍。全校只有18间宿舍,每间宿舍上下铺加起来也只有12个床位。一张简易木板钉起来的床上,三四个学生如沙丁鱼罐头般头脚相错挤在一起。
宿舍实在容纳不下了,学校被迫暂时在教学楼一侧搭了个“L”型的窝棚。三四十米的通铺上,一个一个学生排过去,居然又挤下了80多个人。泥土地面还留着雨后的水洼,阳光从屋顶密布的洞隙照进来,午睡的孩子一脸安详。
厕所问题同样突出。全校师生总共只有18个蹲位,与每20个学生设置一个蹲位的建设标准,相去甚远。
学生用水,更是陶校长的一块心病。山区饮水难,要解决几百个学生的集中饮水是难上难。学校在校舍对面建了一个“望天池”,又投入了2万多元,从2公里外把水引过来。
陶校长向人自我介绍时习惯说,“我姓陶,陶行知的陶”。他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读上书,读好书,可是现实却让他焦灼难捱,一脸苦相。如今,陶校长最大的愿望是对面的新宿舍和食堂能够快点盖起来,上面拨的80万元建设经费已经到位。他相信,不久,食宿紧张的情况就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