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中国教育的死穴

  昨天,偶然听朋友说。某有名的小学,老师让孩子默写,没默出来的孩子,就罚“蹲”。

  从罚“站”到罚“蹲”,也算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创造。

  孩子回家说,他非常羡慕那两个默写错得少的同学,他们被罚站,站在门后,一边一个,像两尊门神;而他没能享受到这个待遇,他是罚“蹲”。“蹲”太难受了,不许坐下去,也不许站起来。到了最后,孩子连站也站不稳了,差点跌倒……

  这段痛苦的经历,孩子会牢记在心,甚至会做噩梦。

  下一次,他就会学乖了,我相信他会背得滚瓜烂熟,默写得天花乱坠,一字不错。但意义在哪里呢?孩子不会在强制默写下对某个东西产生浓厚兴趣。恰恰相反,很可能孩子会因为这些强制性的默写,对某个学科产生厌烦。一旦厌烦的种子埋下了,这门学科就算废了。需要机缘巧合,需要许多好老师,许多时间才能慢慢恢复起来,有的就会成为永远的遗憾。绝大多数孩子们的短腿学科,就是这样产生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经说过,“没有安全感,就没有教育。”

  教育,首先要给孩子创造最大的安全感,岂能搞恐怖主义?所以,我说这样的老师不是老师,只能是法西斯!

  另外,孩子在强制下变乖了,听话了,很多老师以为教育初见成效了,欣欣然忘乎所以。

  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我看来,听话儿童恰恰是问题儿童,我们被听话和乖孩子害得还不够惨吗?

  因为听话,我们这一代人变得懦弱,麻木,粗糙,茫然,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失去了独立性,失去了主见,失去了责任感,更没有担当……说得不客气的话,这几乎就是行尸走肉,哪里像活生生的人!

  默写几乎是中国教育的死穴。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默写;最要命的问题是默写还有效;最搞笑的问题是,不默写老师就不会教书。

  于是,教育中,默写横行无忌,像清澈的溪流源头,泼入的一大盆墨水。

  语文要默,英语要默,数学也要默,公式要默,答题过程也要默。

  于是,“默”字满天飞。老师布置作业,都不忘记含蓄地提醒一下,明天要默。

  学生心领神会,要默的,需要准备一下。不默的,往后放一放。这一放,就彻底放下去了。于是,很多时候,默写的这一根大棒,对老师而言,几乎是逼良为娼。

  除了默写作业,其他的作业,学生似乎都很陌生,简直不知道从何做起。

  这是一个彩色的世界,不应该是一个“默片”时代啊。

  与默写对应的,就是考察记忆力。于是,学习变成了纯粹识记性的学习;更要命的是,为了对付默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囫囵吞枣。

  语文课上,学生已经不会吟诵一首完整的诗文了,那种抑扬顿挫,一边吟哦,一边想象,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被感染,被熏陶,被陶冶,以致潸然泪下,怒发冲冠,兴发感动的读书之乐全都失去了。甚至连这种读书的功能也损伤了。学生只会小和尚念经,快速的读,快速的记忆,背下来,万事大吉,背不下来,大祸临头。

  而且,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强行记忆的东西,还最容易遗忘,老师为了对付遗忘,唯有不断的重复。

  于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看到了最滑稽的一幕。

  一面是时髦词汇满天飞,一边是默写狠抓不懈。并行不悖,两手都很硬。

  毋庸讳言,死记硬背和简单重复的默写,几乎构成了学生教育生涯的主色调。

  于是,创造性死了,创新性没了,活泼泼的青春暗淡了,丰富性和敏感性迟钝了,世界熄灭了。

  很多年前,朱永新的大弟子,苏大的一个教授说,简单重复的训练也是有效的。他打了一个比方:大脑里有很多通道,有的很窄,像毛细血管一样,几乎不能通行,但是,每天,简单重复地通行,也会慢慢地拓宽这一条道……

  呜呼,这就是默写有效的原因,愣是把毛细血管蹚成了康庄大道。

  默写教育是典型的血汗教育。但因为有效,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它还会阴魂不散,长盛不衰。

  多年来,我对默写,深恶痛绝,我觉得默写简直是一个语文老师最大的耻辱。

  学生喜欢的东西,他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学生不喜欢的东西,就算背下来了,也没有用。

  我还记得好多年前,我在县中读书。

  每天中午,还有傍晚,我都去新华书店读书。看到好的句子和诗。我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背啊背,一直到背下来,一回学校,赶紧凭记忆把它默下来,这几乎成了我最快乐的事。陆游的《钗头凤》和唐婉回应的诗歌等等,我就是这样记忆下来的。

  理想的的背诵和默写,应该是这样的吧。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与清华学生座谈时,不断提醒学生,他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自己一直是一个“乖学生”。

  他说,如果现在让我再做一次大学生,我就要张扬个性,喜欢什么科目,我就使劲把它弄透,不喜欢什么科目,拿个60分就算了,我想这样才算有出息。

  他还说:“那时上医科大学,周围的同学包括自己都很规矩,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念书’上,几厘米厚的《解剖学》背得滚瓜烂熟,几乎能默写来了,‘歪门邪道’学得太少。后来,我才渐渐地发现知识不是背出来的。如今,我早已忘了当时背的《解剖学》,而背得越多,创新的思维也就越受限制。”

  为了救救孩子,哪怕是救救孩子对这个学科的兴趣,或者就算是为了保持教师的学科尊严,请不要把默写当做教育最主要的手段吧。

(0)

相关推荐

  • 脑筋急转弯式的人格害惨了中国教育?

    一位朋友的女儿在上小学六年级,说老师布置了一百道题作为寒假作业,朋友很神秘地问我知道是什么题吗?我说不外是数理化吧,他说你猜错了,全部都是"脑筋急转弯"的怪题,女儿整个被搞蒙了,一 ...

  • 中国教育满意度大调查:国人对教育有新期待

    导读:"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显示,"入园难.入园贵"."教师素质问题"和"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是最受关注的三大教育 ...

  • 专家观点:中国教育考试制利大于弊

    近来教育部长周济被免职另用与北京大学确定39所中学校长具有"实名推荐权",再次将"教育"推向风口浪尖,就事论事,意义有限,如果以此为机将十余年提倡"素 ...

  •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 ...

  • 案例:中国教育的十大"幽默"

    在原有基础上,把所有的中专学校或职业培训学校都升格扩展为大学,强令所有的人都到"高校"接受"速成"的"高等教育",并且都发给"正规 ...

  • 从阿凡达看中国教育,我们应该学点什么?

    美国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的热风卷到了中国,给寒冷的天气带来了一股暖流.国内的人们给予它的赞誉之声早已铺天盖地地让人喘不过气来.当我们在为<阿凡达>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叹为观止.狂 ...

  • 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2003年,教育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 ...

  • 中国幼儿师范教育的世纪回顾与前瞻

    导读:随着科学技术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幼儿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幼儿师范教育在内容和专业设置上大都作了新的调整. 自1903年湖北幼稚园创设附设保姆讲习所以来,我 ...

  • 中国最受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设计,调查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执行. 本次调查采用了基于实名制的NetTouch网络调研方法,在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