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接球的艺术
意大利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接过孩子抛过的球,并抛还给孩子。”“球”有大小之分,我所理解的“球”它也许是幼儿自主活动遇到的各种各样困难,也许是探索过程中在新情境中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无法解决的新问题,也许是与同伴合作中、与同伴协调关系时出现的矛盾等。
完整的来看这句话:从广义上我理解为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儿童前提下,师生之间所建立的多种多样的互动方式,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捕捉儿童学习下一步内容的最佳时刻,不失时机地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狭义上说,是指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师生的对话体现了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方式,如同打乒乓球一样,作为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把问题“抛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
本文试从师幼互动中“师生对话”角度入手,探讨其中存在的教育价值及教育技巧。
一、接住、接稳幼儿抛来的“球”,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
方案教学中主题的确定、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兴趣。活动围绕孩子兴趣展开,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会层出不穷地提出问题。教师作为“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霍钦斯语)应及时记录和评价幼儿提出的问题,深入分析幼儿问题的类别、提问的倾向,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支持幼儿深入探究。
幼儿提出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是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数量多,涉及的范围广,比较浅显,常常是一个接一个,令人招架不住。一般5岁以下的幼儿提这一类问题的比较多。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有价值的问题,并以此引发幼儿思考,从而推动主题的深入。教师要把握住幼儿提出的问题最基本的一点是学会倾听。当幼儿在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他们的对话,甚至做些纪录,捕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学会观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善于用语言表达,也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从语言中倾听到,有时从幼儿的动作、神情等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把握幼儿的问题时,有时可以是被动的倾听,有时可以是主动地询问。只有找到了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找到推动主题发展的契机。
第二类是“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在幼儿园中班这个年龄段明显曾多。这表明幼儿的思维水平有了新一步提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开始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结构。这类问题往往是幼儿开展探究活动的原始动力。
这有一段幼儿同伴间的对话:
张炅:“李云志,你快看这个大西瓜虫肚子里有好多小西瓜虫,你知道大西瓜虫是谁生的吗?”
李云志:“我们是妈妈生的,大西瓜虫一定是西瓜虫妈妈生的”。
张炅:“那西瓜虫妈妈是西瓜虫姥姥生的,可西瓜虫姥姥是谁生的?”
李云志:“对,西瓜虫姥姥是谁生的?最早的西瓜虫是谁生的?”。
张炅:“这个我可不知道了,我们一起去问老师吧”。
从幼儿提出的问题中,我们已明显发现幼儿思维水平的提高。教师面对幼儿的这类问题,“有问必答”未必是上策,我们可以尝试采取的方式有:
第一种方式:直接回答
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通过丰富和充实自己,来回答幼儿的问题。当然,当答不出的时候,最好直接告诉他们:“我不会,等我看看书再告诉你答案。”这样的回答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幼儿对书有一种兴趣,有一种期望,让他知道书是很有用的,将来许多知识都可以在书里找到。
第二种方式:提出反问
如果说直接回答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渴望,那么提出反问则能引起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幼儿提问后,教师不要急着回答,可以提出反问,和他们一起讨论答案,这样他们就会有自豪的感觉,会不断地去发现、提问,会越来越爱讨论与思考。
第三种方式:和幼儿一起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一起观察、操作、查阅资料,去发现答案。
第四种方式:留给幼儿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来报告自己的点滴发现。如果教师经常留一些时间给幼儿,那么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变得善于观察、乐于思考。
第三类问题是“怎么样”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产生是幼儿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标志,这类问题在幼儿所有问题中占极少数,它是建立在前面两类问题基础之上的。幼儿在寻找这类问题答案时,遇到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的疑惑相对会比较多,借用皮亚杰说过的“只有把外界的刺激整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被幼儿所感知,如果出现的刺激或问题远远超出幼儿现有的知识结构,幼儿通常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有时他们的活动也会因此而停顿或干脆被放弃”。所以,教师要分析幼儿的实际水平及现有的知识结构,对于那些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找到答案的问题,可以把这些大问题拆成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从而使它们能够被幼儿原有的知识结构所整合、化为己用;另一方面可以将“深奥”问题进行设计,变成幼儿通过操作可以感知的事物。这样,幼儿在操作、尝试、比较中,就可以将问题逐个整合、层层递进,进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那些一时还不能得到结论的问题,则可以创设环境,提供机会,让幼儿带着疑问继续探索,因为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更有价值,让幼儿不断产生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