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iPad"拐走"你的孩子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赵女士近日反映,她不满3岁的女儿点点最近迷上了平板电脑iPad。“本来是想买来自己用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孩子的游戏机。”赵女士无奈地说:“点点只要在家,就会抱着iPad看动画片、玩游戏,碰都不让我碰一下。对着闪烁的屏幕,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顺着赵女士提供的话题,本报记者又采访了孩子刚4岁的陈女士。她说,偶然一次为了让孩子不哭闹,她将iPad放到孩子面前。“本以为他只是随便拿小手点着玩玩,没想到却上了瘾。虽然现在不哭闹了,但也变得不爱搭理人了。”

  喜欢玩iPad的孩子并不在少数。据调查显示,在511名被调查者中,有82.19%的家长会让宝宝接触iPad,这些孩子的年龄基本都在3岁左右,他们最初希望利用iPad对孩子进行“早教学习”,但没料到最后不少孩子对游戏着了迷。另有媒体报道,在浙江某幼儿园进行的防拐演练中,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零食和玩具,全班36名小朋友,竟有10名被iPad“骗走”。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卫生保健部研究员蒋竞雄提醒家长,教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很重要,但不能让iPad偷走孩子健康。

  蒋竞雄表示,两三岁的孩子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重,接受能力也强。iPad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使孩子能直观地针对物体进行操作。逼真的互动模式加上悦耳的声音和超炫的动画元素,孩子很容易上手,并沉迷其中。但对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明亮的色彩和过于强烈的视觉刺激,可能会引发孩子视神经疲劳。长时间久坐不动,对孩子身体发育也没有好处。而且,过分依赖iPad这种电子产品,可能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削弱孩子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技巧,长时间独自玩耍也容易让孩子变得孤单和寂寞。

  “家长在给孩子提供电子产品之前,应该仔细考虑清楚。”蒋竞雄指出,以下几个方面是家长需要顾及到的:1.3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接触电视或iPad 之类的电子产品。2.如果孩子特别感兴趣,可以将每次玩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一天不超过1小时。3.在玩手机和iPad等比较小的电子产品时,最好将它们架起来,垂直放置,让眼睛平视,避免颈椎受累,但不要让孩子蜷在沙发上玩,更不要在行驶的汽车和地铁上玩。4.选择游戏时多挑一些寓教于乐的益智游戏,避免玩画面过于血腥和激烈的对战游戏。5.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活动,多花时间陪孩子聊天、运动,别为了解放自己,让孩子变成“电子娃娃”。

(0)

相关推荐

  • 别让iPad"拐走"孩子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赵女士近日通过电话向本报反映,她不满3岁的女儿点点最近迷上了平板电脑iPad."本来是想买来自己用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孩子的游戏机." 赵女士无奈地说:" ...

  • 家长课堂:为什么你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如今,五六岁的孩子,也会用稚嫩的语言向妈妈提出要求.教育专家蒙谨告诉聪明妈妈,要善于洞察和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要能够"与时俱进".以下是聪明妈妈不该做的10件事. 1.老问我& ...

  • 帮孩子戒掉iPad.手机,只需一招!

    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们喜爱玩手机.玩iPad似乎是天生,但是孩子频繁玩.长时间玩,已经给不少家庭带来了难题.最近不少妈妈在微信问的较多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戒掉iPad或手机. 幼儿教育专家小编首先提醒大家 ...

  • [儿童必知]最新儿童防拐常识

    最近看到新闻上出现有小孩丢失的现象.不禁替孩子们捏把汗,于是找到了央视新闻最新发布的关于诱拐的防范常识,赶紧和爸爸妈妈分享下.爸爸妈妈一定要重视起来,早早的培养宝贝的安全意识! 骗子招数1 假冒熟人法 ...

  • 训练孩子认知方位的10个游戏

    大人们总是想尽各样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聪明又健康,但很多的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方向认知训练.其实,方向认知也是孩子智力开发中重要的一环,马虎不得!我在这里介绍一些好玩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发展他 ...

  •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从身边家务做起

    因为让9岁儿子独自坐纽约地铁,提倡要少管孩子,Skenazy女士被评为"美国最差妈妈".她的言论"让孩子发挥智谋才能让他更成熟"则引发了一场关于"家长 ...

  • 四招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培养好学宝宝

    宝宝入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宝宝从熟悉的家里来到一个见不到亲人的陌生环境,诸多不适应在所难免.有的孩子甚至在妈妈离开的时候,疯狂地喊叫哭闹,让家长束手无策.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你的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 ...

  • 想与孩子沟通,孩子不理咋办?

    在有一集的<爸爸去哪儿>中,辛苦完成了一天任务,爸爸吴镇宇想了解儿子费曼这一天做了些什么,就问:"你今天做了什么?"但儿子却回答:"不知道."&qu ...

  • 帮助托班孩子入园适应的策略

    导读:当孩子在幼儿园能接受教师的帮助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家长短时间离开,但是家长必须让孩子有思想准备,尽量不要用"溜走"或"逃跑"的方式离开孩子,以免孩子产生更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