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4)

  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大多听到过“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DAP)。“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是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倡导的关于早期教育的教育理念、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

  与瑞吉欧教育实践一样,“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对早期教育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但是,跟瑞吉欧教育实践不同,“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从被提出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对它发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从而使它成为早期教育界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

  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人们赋予儿童发展以极大的教育价值,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儿童发展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和行动指南。对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倡导的“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作一粗略的陈述和分析,也许会有益于我们反思有关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问题。

  “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提出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是美国最大的关注早期教育的民间组织,到1997年为止,已经拥有10万余名会员和数百个附属团体。上世纪80年代以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就开始不断发表代表该组织立场的关于早期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声明。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的前身是带有进步主义色彩的“美国保育学校协会”。保育学校原是美国从英国引进的一种教育制度,后来经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和儿童研究运动的改造,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美国广泛流行。这类学校主要为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幼儿提供半日服务,旨在通过对家长的指导和为幼儿提供活动,促进幼儿在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在传统的美国保育学校中,活动区是主要教育活动形式,教师创设活动区的基本原则是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运行数十年之久的保育学校受到了抨击。出于对以提高科技竞争力为核心的优质教育的关注,对贫困、种族歧视和教育公平等问题的关注,美国开始将早期教育的价值追求放在儿童智力提高和学业成就等方面。

  1964年,“美国保育学校协会”更名为“全美幼儿教育协会”。该组织的宗旨是设置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标准,提供资源,以改善早期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帮助家长满足学习和理解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的需求。

  1983年美国《国家处于危机之中》的报告出台后,美国的早期教育方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的学业成就等方面,从而导致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开始竭力推行该组织一贯坚持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提出了“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概念。在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发表了《适宜o~8岁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的声明,明确地阐述了该组织的基本观点和实施方式等。这个文件曾受到许多早期教育工作者的追捧,甚至被人称作早期教育的“绿色圣经”。

  其实,最初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在陈述其立场和理念时似乎就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充其量只是重申了美国早年的保育学校的传统,以至于后来在应对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批评以及面对美国国家课程改革时显得有点被动。

  在代表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当时立场的声明中,“发展适宜性”这个概念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适合儿童的年龄,其二是适合儿童的个体差异。适合儿童年龄的命题基于人类发展的研究,认定在人生的早期存在着一个生长和变化的、普遍的、可以预知的顺序,教师可以根据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普遍发展规律,为儿童准备学习环境,安排适合其发展的经验。适合儿童个体差异的命题认定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人格、学习方式和家庭背景,都有独特的发展状况和成长进程,因此课程和教育方案都要适合儿童的个体差异,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既能适合其发展水平,也能激发其兴趣和满足需要。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在这份声明中特别指出了儿童游戏的重要性,即游戏最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时最能反映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因此,儿童自发的、自主的或者在教师帮助下开展的游戏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成分。

  声明还具体陈述了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设计、计划和实施原则、师幼互动的质量、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对儿童发展的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在阐述发展适宜性教育方案的具体做法时,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从“适宜的做法”和“不适宜的做法”两个方面作了具体描述。例如,在阐述教学策略时,将“儿童从教师准备的许多学习领域中选择自己的活动,包括角色游戏、搭积木、科学活动、数学、智力游戏、图书、录音、美术及音乐”等列为适宜发展的做法;将“教师指导所有的活动,决定儿童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去做。教师替儿童完成活动的一大部分。如剪出形状,在实验中一步步地演示”等列为不适宜发展的做法。

  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1987年的声明来看,该协会针对的和期望解决的问题是明确的,即避免和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其理论依据似乎是充分的,即基于科学主义的儿童发展研究;其方法似乎也是可行的,即有规矩可循的具体操作条例。

  然而,在以后的年代里,全美幼儿教育协会迫于压力,不得不重申和修改自己的声明,这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受到的质疑和遇到的问题

  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发表有关“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声明以后。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批评,甚至是很严厉的批评,特别是“遇到了为国家课程制定标准的挑战”。

  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斯波代克等人曾对“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儿童发展理论不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评估的唯一基础,哲学和社会文化对于课程设计和评估同样重要。还有学者对于运用“适宜”和“不适宜”这种两极分化的方式来界定课程表示异议。他们认为,课程并非全然的“适宜”或“不适宜”,课程之间的差别往往只是表现在程度不同。更有学者批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试图运用一种课程的样式替代课程的多样性,因为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种能被广泛使用的课程。

(0)

相关推荐

  • 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七)

    从构建宏大理论到构建地域性知识,从学术研究到实践研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七 几点切身的体会 近年来,我几乎每年都会去日本东京大学参加"东亚幼儿教育高峰论坛".这一论坛的 ...

  • 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四

    由对瑞吉欧教育的一片赞美声讲起 在学前教育界,虽然各种观点纷繁复杂甚至互不相容,但是偶尔也会出现拥护同一事物的现象,对瑞吉欧·艾米利亚早期教育的研究就是这样.东两方许多有关学前教育的著作都体现了人们对 ...

  • 已经走过的正在走的和将要走的路--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三

    幼儿园课程改革好比走路.迄今已经走了20年,走得有点累,有时似乎还使人感到缺失了方向. 因为要辨明方向,花力气走路要走得值得,所以要反思. 反思已经走过的路,并不是算旧账,甚或去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让 ...

  • 为处于社会经济劣势地位的幼儿提供怎样的课程--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六

    当今,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努力消除包括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公共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分配不公矛盾凸显等在内的一些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在这 ...

  • 专家答疑: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幼小衔接(二)

    教师篇 专家:徐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员 1问:徐老师您好!请问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答:要读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真的转变教育观念,要多研究教育的实践过 ...

  • 专家答疑: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幼小衔接(一)

    专家:徐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员 家长篇 1.问:徐明老师您好!有个问题向您咨询,关于幼小衔接都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准备呢?谢谢! 答:主要有学语文.学数学和社会适应的准备.学语文的准 ...

  • 从文化学角度看中国幼教课程改革的方向

    导读: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幼儿教育的文化传统,应当重视幼儿教育实践中的社会差异和文化差异,而不应将其当作某种缺陷而妄自菲薄.因此,在笔者看来,幼教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在文化变革的 ...

  • 谈幼儿园课程方案与编制

    当今课程改革的多元价值取向使幼儿园课程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每个幼儿园都作为实践主体面临着对课程的抉择与重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和理想境界的实现取决于幼 ...

  • 新课程改革下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的

    导读:信息社会的个性化教育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根据儿童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知类型.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等进行"对症下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都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