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中国孩子到国外会变了一个人

  最近,在美国见到了不少老朋友,都是这两年陆续搬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上学。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样做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是家庭支出剧增,另一方面是夫妻处于事实上的两地分居状态。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值得,原因是孩子比以前健康开心了。为什么同样一个孩子,在中国和美国上学的结果是如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呢?我试图从美国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教育。

  从教育者角度来看,美国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或优秀的社会公民,是一种公民教育。所有的公立学校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本州人民的文明素质,而私立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领袖,当然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公民教育。

  首先是非常强调沟通。老师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准确公开地表达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不说。因此,大多数美国学生比较直接和阳光。另外,学校会通过各种聚会、活动和组织提供平台,创造学生和其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老师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同时,如何正确地理解他人。

  其次是允许学生犯错。美国人认为,任何人都会犯错,即使是圣人也会如此。在美国人看来,重要的不是不犯错,而是对待错误的态度,要勇敢地承认错误,对错误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对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伤害的人真诚地道歉——道歉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做到了这些,一个人即使犯了再大的错误,自己也会坦然面对,至少不会心里不安——当然,还是要尽可能避免犯错误。面对人们犯错之后的精神压力,美国社会提供了两项重要机制予以帮助:一项是宗教忏悔,另一项机制是心理治疗。

  第三,尽最大可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为他(她)提供针对性的教育,不断提升他(她)的自信心。

  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不但学习成绩不好,几乎就没有让人觉得好的地方。因为体型太胖,他的脾气也变得极为暴躁,和所有人都无法相处。特别是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情况更加严重。就在家长和孩子都快要绝望的时候,有一天,学校的音乐老师找到孩子,对他说,我感觉你的音域可能很宽,你来跟我学歌剧怎么样?慢慢地,孩子喜欢上了歌剧,因为他发现,在唱歌的时候他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特别是当夜幕降临他站在舞台中心引吭高歌时,他可以把他所有的情绪都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更重要的是,唱歌剧的过程让他找到了自信。他想,歌剧我都能唱好,其他的事情为什么就做不好呢?结果先是英语很快变好,接着其他文化课的成绩也随之上升了。当他有一天对爸爸说自己的理想是去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TheJuilliardSchool)上大学时,我的朋友简直惊呆了,那是全世界最顶尖的专业音乐院校啊!他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其实,像这样一个在国内学校看起来一无是处到了国外却仿佛变了一个人的孩子大有人在。实际上,这就是教育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它使绝望的人变得拥有希望,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许多美国人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发现自我,使自己最终成为应该成为的那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他(她)们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自己和自己比较,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更多的进步。老师也鼓励学生这样做。

  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学校里做的几乎每一件事,都会受到表扬,以至于孩子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经常困惑地问爸爸:“我真的有那么棒吗?”——在国内,她从来没有受到过老师的表扬,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但美国人的确是这样认为的,只要你做的比上一次好,就是“GoodJob!”(好样的)他们并不虚伪。在美国学校,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小学,学校从来不会让学生和家长有任何机会去做相互间的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个人意义上最棒的一个。这是美国学生甚至美国人普遍具有强烈的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美国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人口又不多,因此在教育问题上就比较从容。相比之下,中国的资源,特别是各类优质资源有限,再加上人口数量实在过于庞大,必然在教育问题上比较紧张,更加强调竞争性。因此,许多看起来在美国实行效果良好的教育制度,中国却根本实现不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额太大,我们投入不起。

  从这个角度看,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多样化,更富有弹性和适应性,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类不同人群对于教育的需求——而不是只有成功者——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不用再漂洋过海,把孩子送到异国他乡接受教育了。

(0)

相关推荐

  •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 ...

  • 中国孩子奋斗史:一场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战争

    这是中国孩子的奋斗,也是中国家庭的奋斗--为争夺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战 在过去一年中,许云的生活里一直只有一件事:高考. "家人对我说,尽力就好.但我不知道什么是尽力,这个力的尽头在哪里,所以我 ...

  • 评:走日韩式"老路" 中国孩子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中国青年报5月20日六版刊登的两篇文章一反常态,不再像以往以学习的态度来报道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经验和做法,<日本爹妈越有钱,孩子越易考上好大学--教育均衡了百姓养娃负担更重了>,<韩 ...

  • 谁扼杀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

    导读: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是无法想象的,永远都在步人后尘,永远都在模仿别人.爱因斯坦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言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 ...

  • 美国孩子爬大?中国孩子抱大?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 ...

  • 是谁偷走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近日,一个国际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也排名倒数第五. 如今,"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到家用电器.小到服装玩具无 ...

  • 孩子太瘦或变胖是营养不良?

    我们曾经报道过14岁的孩子只有6岁小孩那么高的情况,家长们也逐渐关心自己宝宝的生长发育问题.孩子太瘦或变胖,都很有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千万别以为孩子只要吃好睡好就行了,有很多小细节家长们可要多注意了 ...

  • 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

    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 ...

  • 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的区别

    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