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鱼类是两栖类的祖先

  鱼类是生存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以鳃呼吸,用鳍游泳。青蛙的幼体称为蝌蚪,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后则在陆上用肺呼吸,属于水陆两栖动物〕经研究发现,色类和两栖类动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科学工作者在对从地层下挖掘出来的各种动物化石的研究中,发现占代一种总鳍鱼头骨的膜成骨,与两栖动物头骨的膜成骨十分相似,两者的循环系统,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总鳍鱼的胸鳍和腹鳍,基部肉质十分厚实、鳍内骨骼的排列和古两栖动物的肢骨也很接近,而且古总鳍鱼已具有内鼻孔,可以利用肺进行呼吸。那么,鱼类是怎样进化到两栖类的呢?

  大约4亿年以前的泥盆纪时期,在自然界的淡水湖泊、沼泽地里生活着一种数量繁多的总鳍鱼。这种鱼,体长1米多,呈纺锤形,在水中游动迅速,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到泥盆纪末期,地球上开始出现高大的木贼、石松和乔木形的藏类等真正的陆生植物。又过了几千万年,到了石炭纪地质期,因为当时陆地上气候温暖潮湿,这些陆生植物相应得到很大发展,种类繁多,生长茂盛。大量植物的枯叶凋落到河中,再加上有些沿岸或水中生长的树木,根部也在水中腐烂,结果使水质遭到败坏,水中氧气逐渐减少。生活在河水中的鱼类,部分由于水中氧气的不足而死亡,但也有些总鳍鱼,却利用胸鳍和腹鳍,将身体支撑起来,或攀附在水中的腐叶上,或爬上河边树根上以吸取空气中的氧气。一方面因为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使鱼类对大气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因气候发生季节性的变化,使一些生活在浅水中的总鳍鱼,在旱季时不得不用胸鳍和腹鳍支持着身体,从一个干涸的河床爬到另一处有水的河中。这样,使其基部肉质变得十分发达,鳍内骨骼也慢慢起了变化,而变为与陆生动物五指型附肢相类似的排列型式。于是就逐渐演变成古两栖动物,成为陆上四足动物的祖先。

  1938年12月,在非洲南部东海岸附近,人类首次捕获了一条活的总鳍鱼,并命名为“拉蒂迈鱼”,现通常称作“矛尾鱼”。这一轰动性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古两栖动物是由古总鳍鱼演变而成理论的正确,同时也打破了旧有的关于总鳍鱼类自70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说法。自1938-1975年间,人们在科摩罗群岛一带,捕获了80多条现代总鳍鱼。它们大约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洋中,体长1.28-1.80米之间,体重30-80公斤。

(0)

相关推荐

  • 第三纪之被子植物的时代

    第三纪(Tertiaryperiod)始于距今6500万年,延至距今180万年. 第三纪的重要生物类别是被子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真骨鱼类.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等,这与中生代的生物界面貌迥异,标志着 ...

  • 两栖动物从哪里来?

    两栖动物从哪里来? 两栖动物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类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主要的特征是: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在水中生活,经变态后成 ...

  • 二叠纪之重要的成煤期

    二叠纪(Permian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 ...

  • 珍稀动物的之大展显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 ...

  • 健康饮食必知40条

    健康饮食必知40条

  • 孕早期的营养需求

    妊娠期间,孕妇除了要摄取维持自身健康所需要的营养素外,还要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并为分娩和哺乳作营养物质准备.孕期合理.充足的营养摄入,可预防妊娠反应,减少一些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胎儿 ...

  • 孩子心理因素会影响身高

    孩子个子矮不仅易产生自卑心理,还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及智力发育.8月4上午,在本报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共同举办的暑期健康夏令营上,该院儿童保健科王凤主任为家长们讲授"矮小的原因与治疗" ...

  • 颜多多奇遇记(开始的故事4)

    导读:"蟾蜍当道卧,竖子哪得过!"蟾蜍王子那一声大呼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睁开眼,只见那蛇仓皇而逃,而蟾蜍王子手持荷花神蛙剑镇定的站在公主轿前.我跑了过去,向蟾蜍王子竖起了大拇指,&q ...

  • 揭秘让宝宝变聪明的6大DHA来源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自身难以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这种特殊的脂肪酸拥有不可替代的营养与保健优势,如何才能确保孩子摄入达标呢?其实,这也不是难事,关键在于父母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