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
未成年人教育是眼下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想发表点看法,便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发了封电子邮件。朋友很快就回了信,上写“亚裔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下列10条标准,摘编如下:
1、高考得满分;
2、会拉小提琴或弹钢琴,而且要达到能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水平;
3、申请报考20多所高校,并且全都通过录取线;
4、考入全美名校,而且能获得足以支付学费的高额奖学金;
5、有四样嗜好。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第四是喜爱弹钢琴或拉小提琴;
6、喜欢古典音乐,不喜欢“煲电话粥”;
7、考取有高额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
8、立志成为一个脑外科专家;
9、与一位亚裔美国医生结婚,儿孙也非常成功;
10、喜欢听父母亲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尤其是他们赤着脚走20多里路去上学的艰苦经历。
看了这10条标准,我不禁哑然失笑。朋友是改革开放后去的美国,他的女儿是在美国上的中小学,现正准备考大学。据朋友讲,这10条标准在同龄的亚裔孩子中流传甚广。不难看出,这些标准很可能就是这些亚裔孩子们编撰的。他们生活在两种文化的碰撞磨擦之中,自然会处处把父母亲的谆谆教诲与学校里美国老师教授的观念相对照,因此便有了由这样的对比而产生的一些看法,这10条标准就是这样的产物。标准虽然讲的是旅美亚裔父母亲眼中的好孩子,但它多少也能代表国内父母亲的标准。比如高分数,会弹钢琴,不喜欢“煲电话粥”等,其实也是现在许多中国父母亲希望孩子能做到的。
就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来说,这10条与美国父母的追求或希望有不少差别,究竟孰优孰劣,难下定论。世界上原本就没有绝对完美的教育方式。这10条标准当然也包含了许多积极的东西。但是,旅美亚裔的孩子们为什么要编出这样的标准来呢?肯定是他们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这10条标准没有涉及,而对孩子们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东西,我想这当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快乐了。
这样的标准当然是以成功为目标而设计的,或者说,在许多父母看来,成功是等同于快乐与幸福的。其实,近年来颇受争议的“唯分数论”的症结也在于此,它实质上体现了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成功为主导的。
成功固然很重要,但它却不能代替快乐。一个对事业、生活缺少乐观态度的人往往也很难取得成功。借用中国儿童教育工作者卢勤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语:“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